本卷其行筆時緩時疾,線條蒼勁有力,章法攲側(cè)跌宕,簡潔者能茂密,緊結(jié)處見暢達(dá),呈現(xiàn)出強大的視覺沖擊力,別具風(fēng)味。李日華評文彭行草書不單勝過其父文徵明,乃至決勝豐坊、張弼等人,似不為過。
明代許谷在《文國博墓志銘》中詳細(xì)的敘述了文彭的學(xué)書經(jīng)歷:“先生字學(xué)鐘、王,后效懷素,晚年則全學(xué)孫過庭。”其能在前有趙孟頫,上有文徵明、祝允明的有限時代天地里,效懷素、學(xué)過庭,在父輩的基礎(chǔ)上向前跨進,十分不易。
文彭(1498~1573)
字壽承,號三橋,長洲(今江蘇蘇州)人。文徵明長子。
少承家學(xué),篆、分、真、行、草并佳,體體有法,并自成家,不蹈父跡。
工刻印,寫墨竹,老筆縱橫,直入文同之室。山水蒼郁似吳鎮(zhèn)。亦善寫花果。
樽有酒,月將圓,落得今宵一醉眠。
文彭 草書 自作漁父詞卷
款識:余有別業(yè)在吳湘江之闔閭塘,嘗課畊于此。
偶閱黃太史漁父詞,因而繼作,聊以自述其樂耳,非敢爭能于太史也。
庚申秋七月十四書,三橋文彭。
汪允中、香翰屏等題跋。
文彭為文徵明長子,繼文氏之衣缽,能畫善書,是文徵明去世后“吳門”一帶的核心,亦可稱“吳門二代”之頂梁柱。其行草書能脫去其父樣貌,堪稱“吳門”之最。
本卷為嘉靖三十九年(1560)文彭六十四歲創(chuàng)作的草書自作漁父詞卷,書于其父文徵明去世(1559年)后一年,即文彭由嘉興任丁憂回籍,按例三年服闕期間。
2024西泠春拍
文彭(1498~1573)草書 自作漁父詞卷
紙本 手卷
1560年作
畫心:546.5×31cm 題跋:131×31cm
來源:紐約佳士得“中國書畫專場”第35號拍品,1987年6月3日。
說明:德林等鑒藏。汪允中、香翰屏等題跋。香翰屏題簽。
鑒藏者簡介:德林[清],姓閻,字君直,號硯香、心僧,滿洲正黃旗人。咸豐、同治間在世。嘉慶二十五年(1820)進士。官河南知府、鹽運使。工畫山水、竹石,善隸書,精鑒藏。
跋者簡介:1.汪允中[清 · 道光],字藝梅,安徽歙縣堨田(今屬黃山市)人。工行書。曾作《錢夫人考辨》等。
2.香翰屏(1890~1978),別名桂禎,號墨林,廣西合浦縣(今屬北海市)人。陸軍中將加上將銜,國民黨中央監(jiān)察委員會委員,國民大會廣東代表。歷任軍長,第四路軍副總司令,第九集團軍副總司令。抗戰(zhàn)期間,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(zhàn)和徐州會戰(zhàn)。晚年移居香港,常習(xí)書法。
是卷流傳有序,自清徽州名士唐子垣、云松老人遞藏;入民國時期,為國民黨上將香翰屏所有。從卷后題跋可知,1840年,唐子垣得此卷,汪允中獲觀。1841年,云松老人獲觀此卷。
戊寅(1938年)秋七月,香翰屏題
道光辛丑(1841年)夏四月,雲(yún)松老人題
同月廿七日,汪允中允中重觀堇識
汪允中再觀因識
全卷鈐明末清初“漱玉”騎縫章六次,由七張紙拼接而成,取用最能體現(xiàn)真性情的草書書體,疏密有度,輕盈飛動,當(dāng)為其“效懷素”“學(xué)過庭”后所書,是文彭創(chuàng)作成熟期的代表。
“漱玉”騎縫章
卷中詩詞以張志和漁父詞律為調(diào),凡十一首,皆見載于文集。表達(dá)了文彭內(nèi)心超然的態(tài)度,對普通漁父生活的向往,以及仍未擺脫入世與出世矛盾的本質(zhì)。
妻笑船頭看落霞
落得今宵一醉眠
自是人間快活人
款識“偶閱黃太史漁父詞”是為本詩之緣起,其中“黃太史”即黃庭堅。
《漁父詞》又名《漁歌子》,唐代張志和最初用此調(diào)作了五首寫漁父生活的詞,表現(xiàn)隱逸江湖的閑適之趣,后黃庭堅又補足張志和遺事。
文彭晚年讀到黃庭堅的詞頗受啟發(fā),借用張志和原調(diào)作詞,表現(xiàn)其超然的態(tài)度,以及對蕭散閑雅生活的追求。如詩中“妻笑船頭看落霞”“樽有酒,月將圓,落得今宵一醉眠”“都在漁家一醉中”“自是人間快活人”等句,真實生動地描寫了漁人的生活,散漫自由,富有情趣。
偶閱黃太史漁父詞,因而繼作,聊以自述其樂耳
“吳淞江”俗稱“蘇州河”,即上海母親河,為太湖一支流,流經(jīng)吳江、松江等地,匯合黃浦江入海,與東江、婁江共稱“太湖三江”。
蘇州河催生了幾乎大半個古代上海,吳淞江的別稱“松江”是今上海地區(qū)古代行政建置“松江府”的命名來源。
儂住吳淞不記年
吳淞江上是儂家
文彭于此地有一別墅,晚年居于此課徒耕種,故有“儂住吳淞不記年”“吳淞江上是儂家”等句。
然而文彭早年仕途坎坷,六十歲方才赴京,晚年又以“國子先生”“兩京國子博士”自謂,雖在詞中有一種超然的態(tài)度,但在本質(zhì)上還是仍未擺脫入世與出世的矛盾。
據(jù)考,文彭書此《漁父詞》還見于陳淳《五湖卷》后題跋,載于《吳越所見書畫錄》中,且有目無圖。款中“公節(jié)得白陽小景,命錄于后”句為該題跋之緣起,作于甲子(1564年),用小草書于烏絲界格中。
文彭 草書《千字文卷》1559年作 故宮博物館藏
本卷早于該題跋四年,以大字草書寫就,起伏跌宕,蘊含豐富的筆致情趣,與1559年文彭所作草書《千字文卷》(現(xiàn)藏故宮博物館)與1562年所作草書《詩卷》(現(xiàn)藏日本書道博物館)為同時期作品,皆有灑脫蕭散之氣象。
文彭 草書《詩卷》1562年作 日本書道博物館藏
文彭出身吳門文氏,其楷、行書得于其父文徵明甚多,惟行草瀟灑之氣卻似其父所無,正如跋中所言,文氏一族“行草以三橋為最”“獨三橋能脫去乃翁蹊徑”。
文彭又尤以篆刻名于世,引領(lǐng)文人治印之風(fēng),為“吳門派”印學(xué)開山,被后人奉為“印家之祖”。
他開創(chuàng)了在印側(cè)用雙刀法刻邊款的先例,其邊款字結(jié)體疏朗、骨氣洞達(dá),筆調(diào)秀潤雅正。本次春拍有文彭印“一床書”,作于1554年,是文彭制印之典范。
2024西泠春拍
文彭(1498~1573)白文印 一床書
1554年作
印文:一床書。
邊款:嘉靖甲寅夏五月,文彭作。
高:8cm 長:3cm 寬:2.5cm
說明:方介堪舊藏,委托人直接得自其家屬。
鑒藏者簡介:方介堪(1901~1987),名巖,字介堪,以字行,晚號蟬園老人,室名金篆樓、晚香堂,浙江永嘉(今溫州)人。工書畫,精篆刻,曾長期與張大千合作,有“張畫方印”之譽。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長,著名金石家、書畫家。
「 吳門書法部分精賞 」
2024西泠春拍
文徵明(1470~1559)?草書?自作詞卷
紙本?手卷
485×25.5cm?
說明:瑛棨舊藏。
鑒藏者簡介:瑛棨(?~1878),原姓鄭,名瑛桂,字蘭坡,清漢軍正白旗人。蔭生。道光、咸豐間由內(nèi)務(wù)府筆帖式累擢長蘆鹽運使、河南布政使。歷任河南、陜西巡撫。光緒二年起任山西按察使。善丹青,富收藏。
2024西泠春拍
冒?襄(1611~1693)?行書?和友人詩
紙本?立軸
120.5×35cm
出 版
1.《中國古代書畫圖目》一P101,京5-051,文物出版社,1986年。
2.《歷代書家詩詞章法舉要》下冊P220,西苑出版社,2004年。
3.《明清名家詩詞手跡鑒賞》草書篇P137,中國書店,2008年。
著 錄
4.《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實錄》壹P137,東方出版中心,2011年。
5.《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筆記》壹P42,遼寧人民出版社,2015年。
詩文著錄
6.《巢民詩文集》卷四,【清】冒襄撰,清康熙刻本。
7.《冒辟疆全集》上P213,鳳凰出版社,2014年。
說明:梁啟超舊藏。
2024西泠春拍
陳完(1412~1485后) 致同鄉(xiāng)吳寬重要長信
紙本 鏡片
1483年作
46×22cm
說明:吳寬上款。吳寬為成化八年(1472)狀元。
陳完書跡傳世極罕。此為陳完致同鄉(xiāng)好友吳寬重要長信,作于1483年,時陳完72歲,吳寬49歲(任職翰林院)。
值得注意的是,信中所及吳寬傾情相助同鄉(xiāng)賀恩一事,是吳寬一生中重要事跡之一,并載于《明史 · 吳寬傳》中,十分難得。是札不僅鮮活呈現(xiàn)了吳寬重情重義的形象,也是目前市場中唯一一件陳完的書法作品,更是吳門著名文人之間相互唱和的重要見證。
陳完出身吳中文學(xué)世家,為陳汝言之孫、陳繼之子、陳寬之弟。
上款人吳寬與陳完同為吳縣人,1475年曾為陳完作《壽陳未庵序》,從中可知陳完生于1412年。陳完年長吳寬二十余歲,二人可謂忘年交,與杜瓊、沈周、王鏊等吳門名士極為交好,時常相聚對飲,講藝問學(xué)。
札中“大義薄乎云霄”“以慶吾鄉(xiāng)之多賢”句為本札之中心思想,是以贊頌吳寬高潔的品行。1483年十月,賀恩病逝,吳寬不僅為其辦理后事,照顧家人,還為之服喪一月,撰《賀解元君墓志銘》《祭賀其榮文》,并將其靈柩運回吳縣家鄉(xiāng),有詩《送賀其厚迎其弟解元榮喪南歸》。十二月,陳完知此事后便寫此札,以表情誼與敬意。
上款簡介:吳寬(1435~1504), 字原博,號匏庵、玉延亭主,江蘇長洲(今屬蘇州市)人。明成化八年(1472)狀元,授修撰,侍講東宮,以舊學(xué)遷左庶子,預(yù)修憲宗實錄。遷掌詹事府,兼侍讀學(xué)士。入東閣,專典誥敕。弘治十六年官禮部尚書。工詩文、書法。寬行履高潔,自守以正。書學(xué)蘇東坡,得其妙。邢侗云“匏翁書法法蘇學(xué)士,濃顏厚面,宋本色耳,超著實難?!敝小掇宋碳也丶贰?/p>
2024西泠春拍
文從龍[明]草書 七言詩
泥金紙本 扇頁
55×18c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