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 發(fā) 現(xiàn)
市 場 已 知 唯 一 卷
陳 淳 大 字 楷 書
公 藏 僅 南 博 一 件
兩 相 對 照
此 外 無 它
南博卷
已知公藏唯一 陳淳大楷書法
南京博物院藏《山水并王維詩卷》
1532年作
西泠卷
已知市場唯一 陳淳大楷書法
2022西泠春拍 陳淳去世當年作楷書長卷并云山畫稿
1544年作
2022西泠春拍
陳淳(1483-1544) 去世當年所作 市場唯一楷書長卷并云山畫稿
水墨紙本·紙本 手卷 1544年作
畫:259×27.5cm 書法:230.5×27.5cm
著錄:《書畫跋跋》卷三,孫礦撰,清乾隆五年(1740)刻本。
說明:清代高培蘭舊藏并題簽,存其裝裱。
陳淳大字楷書傳世極為稀少,目前已知公藏中,僅南京博物院藏《山水并王維詩卷》一件。本卷為目前市場唯一一卷大字楷書作品,也是整個陳淳研究中新發(fā)現(xiàn)的第二件,極為重要難得。
本卷為陳淳去世當年所書,本卷作于1544年春日,“獨居山中”,同年十月他便與世長辭。陳淳對杜甫《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》這一題材曾多次以行草臨寫,楷書僅此一件。這首題畫詩所展現(xiàn)出的畫論思想,是陳淳晚年藝術的座右銘。
本卷用筆全用中鋒,腕力驚人,如有神助,在保證楷書結體的同時,力求筆劃的流暢與奔放,與另一件楷書南京博物院《山水并王維詩卷》完全一致。南博本早與本拍品十年之久,又尺寸稍寬,在這兩個因素的基礎上,我們粗略可勾連陳淳楷書風格的發(fā)展線條。
在山水畫方面,陳淳提倡漫興墨戲式的創(chuàng)作方法,追求平淡天真的意境。本卷山水蕭散閑逸數(shù)筆,或為云山之畫稿,也印證楷書跋文中所言。
高培蘭[清],字杏船,號香林、香舲,貴州貴筑(今貴陽)人。監(jiān)生,光緒年間官湖北應城、蘄水諸縣知縣。
《書畫跋跋》卷三著錄
清代高培蘭舊藏并題簽,存其裝裱。
西 泠 卷 / 南 博 卷
市場唯一 與 公藏唯一
陳淳大字楷書長卷比較
新 發(fā) 現(xiàn)
市 場 已 知 唯 一 卷
陳 淳 大 字 楷 書
之 重 大 意 義
改寫歷史陳見
破 陳淳晚年不涉“隸楷”的斷言。
極具先鋒實驗
破 書畫長卷通行的“大畫”配“小字”的常規(guī)程式
彰顯探索力量
破 陳淳米家山水配行草詩書的自家樣式
唐代山水畫論詩中最著名者:杜甫《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》
陳淳以老杜戲筆,作大楷書,曳米家《云山圖》卷之尾。
極具“啟示錄”意味。不啻為明中期藝術過渡期綱領性宣言。
突 破 字 / 畫 比 例 界 限
西泠卷的基本創(chuàng)意,來自“米家山水”與“老杜詩文”的碰撞。從卷末題記看,創(chuàng)作思路明確。
作云山一卷 復戲書杜少陵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以曳之尾
陳淳的繪畫風格由細膩嚴謹向簡約轉變。其山水主攻二米,先兼修郭忠恕、王蒙、高克恭、黃公望再廣游于荊浩、董源、惠崇、巨然、王詵、李唐、夏珪、曹知白、吳鎮(zhèn)、倪瓚、王紱之間,常有心得,其中以論及二米為多。
米家父子前無古人,后無來者。極力揣摹,終落跡相,亦變化規(guī)矩之變耳。
人恒謂畫曰:丹青必將設色而后為專門。而米氏父子戲弄水墨遂垂名后世。
晚年,陳淳嘗試畫和字的比例。大楷大字,超越常規(guī)畫幅配比的上限,這是對文人書畫卷基本程式的挑戰(zhàn),也是對文人唱和系統(tǒng)中人際交往成規(guī)的挑戰(zhàn)。
一般情況下,引首大字,山水畫面徐徐展開,配以雅致小字,簡述雅集事由,尊長者題寫表示肯定話語,同輩友人唱和應答。這種形式,包含了人際關系和傳統(tǒng)的處事格調。西泠卷則一反傳統(tǒng),超越慣常。
陳淳去世當年所作 市場唯一楷書長卷并云山畫稿
那 一 年 乘 鶴 仙 去
一個流淌的春天。
嘉靖廿三(1544)。他創(chuàng)作勤奮,堪比耕農。交游不止,步履不停。
據(jù)陳淳年譜(朱愛娣編著、黃惇作序,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出版),自正月起,或是友人過訪,或被拉去探人、訪景,沒有間斷。清貧,但放逸。
在這豐厚的春日,陳道復深扣林廬,呼酒數(shù)行,朗誦數(shù)章,踏雪尋梅,聽雨傳觴,坐入夜分。他參加了友人別業(yè)落成典禮,和張寰、彭科等朋友去銅坑山(銅井山)一飽湖山之偉觀。足跡未出吳縣。(見《陳白陽集》附錄張寰《訪白陽先生敘事》)
▲
陳淳 去世當年春天,游走于吳縣穹隆山白陽山居以及附近的銅井山各處。時而會友,時而探親,時而獨居。
最后四年里,陳淳大量創(chuàng)作。
其中一部分,是為歲月伴隨的朋友,一些鳥鳴清波般的人物。
另一部分完全屬于自我。獨居的山人,便是陳道復本道。
甲辰之春,獨居山中之時,往往對酒自酌,頗有野興,漫爾書之。
陳淳往來于長洲大姚村的五湖田舍和吳縣穹窿山南靈巖的白陽山居,為自己創(chuàng)作。
君雖僻處江湖,而詞翰繪事之妙,片楮尺縑,人爭購之,求請者日趨姚江,帆楫相望也。 張寰《白陽先生墓志銘》
▲
2022西泠春拍
陳淳 去世當年所作 市場唯一楷書長卷并云山畫稿
尾跋
在譽滿藝苑的情況下,仍然驅使自己,對藝術進行更深入的探索,是偉大藝術家的品格。
山居無事時作,與尋常酬應者不同,更可寶襲。
最后一個春日,為離別僅預留了半年時光。
大 楷
陳淳篆隸楷行草皆善。
所謂其與文徵明分離,隸楷幾不涉足,來自下段文字,頗具戲劇性:
公師事文衡山先生,衡山性惡妓。一日,延衡山于家,歌舞畢集,衡山正色欲罷席。
公曰:文先生以某門下士,故禮法苦我邪! 自此絕不作細楷字,亦絕不作小山水圖。
筆下浩然,自詫為神。旬日后,衡山見之大驚。(陳仁錫《白陽公小記》)
其實陳淳書風自有理路。有發(fā)萌、準備、探索、成熟 / 再探索的過程。
其父去世、家業(yè)衰落是重要節(jié)點。至于與文征明劃清界限,可看作一個溫雅謙抑之人,決定釋放內心浪漫灑脫,通過極端宣言的方式,把自己推上變革之路。
2022西泠春拍
局部
從傳世作品看,陳淳晚期傾注于行草,成就在此??瑫鴦t極少。
西泠春拍罕見的大字楷書長卷,定格在其最晚年!回顧陳淳楷書發(fā)展不再是斷軌狀態(tài)。
一方面,讓陳淳楷書脈絡、書法整體面貌,有了定音。
另一方面,這是個特殊的例證。同一首詩,陳淳在晚年,多次用不同書體寫。我們向這種積極探索,致以敬意!
一個探索型藝術家,在最后的春天,把宣言落實到創(chuàng)作實踐。
2022西泠春拍
局部
此卷,以草法入楷,以古法創(chuàng)新,腕力驚人,如有神助。在保證楷書結體的同時,力求筆劃的流暢與奔放,與行草相比,多了一份沉厚與內斂,與小楷相比,更加灑脫與自然。
卷中的“日”、“中”、“半”等字,可見陳淳早就對 “漲墨法” 進行實驗,這對明后期及清初書法都有指導意義。書史上一向是將開啟漲墨法歸于此后清初的王鐸名下。
由此,我們再回顧陳淳書畫變革四個時期,觀察楷書風格巨變:
發(fā) 萌
33-36歲
正德十一年(1516)- 十四年(1519)
父親陳鑰逝世,家道逐漸衰落,引發(fā)人生觀、價值觀巨變,對老師文征明傳授的小楷字和小山水圖以抗爭。
醞 釀
36-40歲
正德十四年(1519)- 嘉靖二年(1523)
直追晉唐的廣泛取法,以“二王”、智永、歐陽詢、虞世南、顏真卿、柳公權諸家為法,形式以小幅為主。
22歲
題文征明詩畫卷
探 索
40-50
歲嘉靖二年(1523)- 十二年(1533)
回到蘇州,隱居大姚,繪畫上,師法在“二米”、高克恭、黃公望之間,書法上多以行草為主,間作楷書,形式多為長卷。
47歲
千字文卷 上海博物館藏
成 熟
50-61 歲
嘉靖十二年(1533)- 二十三年(1544)
書法天真爛漫、瀟灑豪逸,山水酣暢淋漓、雄渾蒼茫,花鳥疏放曠達、雋雅出塵。行草書占絕對數(shù)量,楷書罕見。
57歲
屈原九歌卜居卷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
陳淳 晚年 / 極晚年
大字楷書 風格對比
▼
▼
參閱 南京博物院藏《溪山泛舟圖書畫卷》
陳淳傳世 公藏 僅有大字楷書卷
▲
南博卷作于四十九歲(1532年)
西泠卷 在結體、用筆、氣勢上
又積十年之功
吳門書派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全國層面產生重大影響的地域書法流派。
大量文化精英因科舉管道狹窄而滯留本地,詩文書畫既是他們標舉身份的工具 ...
薛龍春《明代江南的文人與書法》
吳門不乏高官,吳寬、王鏊,辭官者如陳淳、祝允明,一生布衣者劉玨、沈周。
文征明行為師范,也希望門徒以科舉通達仕途。陳淳十六歲遵父命從文徵明游,曾貼身陪伴文氏度過艱難的科考之路,二十六歲補吳縣庠生,三十六歲以祖父陳璚捕海賊功蔭入國學,四十歲卒業(yè)歸隱。當他卒業(yè)歸吳中時,恰逢文征明北上赴任翰林待詔之職??陀^上疏遠了兩人的情感。
做官有官律,這是陳淳無法接受的,任憑內閣大學士楊廷和、吏部尚書陸完一再挽留,他任期一滿就選擇了辭職。
吾方視衣冠為桎梏,畏城邑為籠欄,又豈能仆仆從諸君耶?吾老醉鄉(xiāng)矣。 陳淳
姓名:陳道復
年齡:61
祖籍:洞庭(明初徙居蘇州大姚)
居所:白陽山居、五湖田舍
父:陳鑰
師:文征明
子:陳枚(居城南草堂)
其余四子(仲子陳栝 居五湖田舍)
陳 淳 極 愛
杜甫《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》
書 之
復 書 之
再 書 之
(1)草 書
1540年作
現(xiàn)存臺北故宮
(2)大 楷 書
1544年作
2022西泠春拍拍品
(3)大 行 草
1544年作
陸貫夫舊藏
陳焯《湘管齋寓賞編》卷三著錄
《陳淳父書杜詩卷》款云:右少陵《戲題王宰畫山水歌》一首。
甲辰春日,獨居山中,對酒自酌,頗有野興,抽編得此,漫爾書之。道復識。
右卷紙本大行草,揮灑自如 ......
Q 為什么惟獨鐘情老杜這一首戲題詩?
A 反復所書,在于心靈相契。
這些關鍵的字眼,敲響了陳淳的心。
“能事不受相促迫”
謂之矜持高重,脫離乃師(文征明)破門派之格而自出;
“翰墨工拙”
謂之寫實寫意之辨,是其個人藝術思索的要務;
“昆侖方壺”
謂之仙境,是追隨先父求道之門。也有家世變遷與性情突轉的緣故;
“舟人”與獨居的山人
是白陽詩中經常出現(xiàn)的意像,也是其晚年自立的身份;
“吳淞”里的鄉(xiāng)情、對子嗣學業(yè)的關注
是其最晚年幽游,對人世間唯一的掛念 …
白陽遺珍 香舲秘玩
2022西泠春拍
陳淳 去世當年所作 市場唯一楷書長卷并云山畫稿
清代高培蘭舊藏并題簽,存其裝裱。
高培蘭(清),生卒年不詳,字杏船,號香林、香舲,貴州貴筑(今貴陽)人,兄高培谷(清代四川唯一狀元駱成驤的伯樂及老師)。監(jiān)生,光緒年間官湖北應城、蘄水諸縣知縣,后卒于武昌。能書畫,富收藏,尤其以收藏“四王”作品最精。與羅文彬、黃國瑾等相善。
從附錄來看,其收藏主要以明清書畫為主,作者皆為當時大家,品質極高,趣味不凡,其中不乏難得一見的傳世之作,高培蘭可謂清末書畫鑒藏圈隱藏的“具眼”及大收藏家。
這些藏品僅僅是目前市場上可查到實物的部分私藏書畫,博物館、美術館等公藏機構都沒有包括,可以想象這很可能是高培蘭書畫收藏的冰山一角。
附錄
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目前市場上高培蘭曾經舊藏及過目的書畫有:
舊藏:
明 周之冕 菊花鵪鶉圖 石渠寶笈著錄
明 周順昌 山川出云圖
明 張瑞圖 草書 山居秋暝詩
清 石濤 詩書畫卷
清 石濤 品茶圖
清 王鐸 草書 臨王羲之帖
清 傅山 草書 雙壽詩軸 現(xiàn)藏上海博物館
清 傅山 草書 七言詩
清 王翚 吳山積雪圖
清 王原祁 仿黃子久淺絳山水長卷
清 王翚、王撰、王揆、王掞、王瑞國、楊晉、孫朝讓、金造士、趙士春、陳淮 為“曹鼎望”賀壽十開冊
清 楊晉 湖山佳趣圖
清 華嵒 雨后藥闌圖
清 劉墉 楷書 詠古名畫詩冊
清 黃易 王谷原詩意冊
清 六舟 陳鴻壽 博古清供圖
過目:
明 沈周 山水人物長卷
清 惲壽平、王翚合作 文湖州溪山小竹圖
清 宋旭 山水長卷
清 程正揆 山水卷